我的母亲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母亲教案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母亲教案 篇1一、活动目的
1、体会妈妈养育的辛苦,懂得感恩。
2、用自己的方式为妈妈送去节日的祝福。
3、幼儿用实际行动为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活动准备
1、歌曲《我的好妈妈》;
2、活动PPT;
3、收集妈妈劳动的照片及幼儿帮助妈妈劳动的照片。
4、手工制作的材料每人一份。丝带、白色卡纸、红色颜料、彩色笔
三、活动时间
xx月xx日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配乐《我的好妈妈》)师:宝贝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关于妈妈的歌,你们想听听吗?(想)师:为什么要听这首歌呢?
幼:因为妈妈要过节了。
师:对了,因为妈妈要过节了,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妈妈过的这个日子哦,我们给这个日子取个名字吧。
师:母亲节
二)、基本部分
1、观看课件PPT
2、感知妈妈一天的劳动师:宝贝们,看看这是谁?她在做什么呢?
师:宝贝们,你们知道了妈妈是非常辛苦的,那你们在家就要乖乖的,不要惹妈妈生气,你是怎样感谢和关心照顾妈妈的呢?
幼:我会给妈妈倒水喝,我会给妈妈捶捶背,妈妈下班后给妈妈拿拖鞋。亲亲妈妈,给妈妈唱歌、跳舞等让妈妈高兴。
3、做关心妈妈的好孩子师:妈妈为了照顾我们,让我们能够健康成长,她付出了很多很多。那今天我们回家的任务是小朋友们帮妈妈做事的照片。【主题墙创设】
师;妈妈虽然很辛苦,但是小朋友们都能够体谅妈妈的辛苦,关心妈妈、帮助妈妈,妈妈再辛苦心里也是甜的。今天是妈妈的节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用歌声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我的好妈妈】
4、手工【手工花朵】:
制作手工卡片,送给妈妈。学会感恩,并对妈妈说一声:妈妈您辛苦了。
5、录制一份VCR
我的母亲教案 篇2【教学设想】
通过具体分析我的母亲在学业上和做人上对我的帮助和影响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人的一生中最应该感谢的人是母亲,因为母亲给了我们生命,而更重要的是母亲往往用朴实的话语和行动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如何成人。胡适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二、作者介绍
通过作者介绍来激起了解名人的童年教育的兴趣。
三、给作者极大极极深影响的是他的母亲,母亲在哪些方面影响了他?
四、为什么母亲会给他极大极深的影响?
通过具体分析课文中写的有关母亲的事情来分析母亲的为人和品质,从而来理解母亲对我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五、你的成长经历中有什么人影响过你吗?
请你回忆一下,说一说。
六、课外作业
课外阅读名人谈父母,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印发,要求学生阅读,并写读后感。
我的母亲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通过对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的总体把握,引导学生掌握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
2.体会赏析文中描述母亲做人做事的细节描写,进而把握母亲的形象。
3.训练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真情实感的能力。
4.体会来自平凡世界的人际温暖,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感。
2、引导学生品味文中朴素的语言,赏析文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教学方法:
阅读法、诵读法、活动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一位作家这样说道:“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是历史,赋予母爱亘古的深沉;是深情,赋予儿女对母亲深深的依恋。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儿女还没来得及报答母亲,母亲却永远地离去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老舍孤身一人在大后方从事抗战文艺创作和组织工作。1九42年,老舍的母亲在北京去世了,最初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立即告诉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独痛苦。差不多一年后老舍才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于是,他用饱含血泪的笔写了《我的母亲》.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我的母亲》,感受老舍笔下那位普通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
二、课文内容分析:
那么老舍身为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母亲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快速阅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加上顺序号,并从文中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用以下句式来回答:
1.第 自然段,写了母亲 (事),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 的人。
参照:
(1)第八段。“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第八段。“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第八段。“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勤劳诚实认真
(2)第十段。“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
——热情好客
(3)第十一段。
①“姑母时常闹脾气?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
②“她最会吃亏?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承继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他。”
——善良隐忍、宽厚忍让
(4)第十二段。 “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坚韧刚强
(5)第十二段。
①“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
②“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 ……此处隐藏20752个字……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④当“我”违背了老人望我早日结婚的意愿时,尽管多有不满和失望,母亲依然尊重儿子的选择,“含泪点了头”。
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以上片段。
让学生在母亲的莹莹泪光中体验到:母亲那宽容的心和无私的爱。
作者的笔深入到母亲的内心世界,不在于为人物寻找惊天动地的壮举,也不在于对事件进行细腻的描写,而是在叙写时抓住了最能体现人物内心思想情感的富于表现力的动作、神情和语言。作者在概括性的叙述中间,以简练传神的细节描写刻画母亲的形象,传达对儿女的关爱。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再找出本文中几处极富表现力的细节描写,体验母亲的真挚情感。
例①:(三姐出嫁时)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地走去。
例②: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需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
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母亲的内心情感:
①作者以简洁的神态、动作描写,在极短的篇幅内将母亲内心对儿女难舍难分,又怕儿女为自己担心而强抑悲痛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②“笑”、“愣”、“叹”、“递”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画出了母亲此时此刻心潮的起伏线:由高兴的巅峰跌入失望的谷底,再强忍失望之情“平静”让“我”离开,读者不得不叹服于母亲那颗宽容慈爱的心。
教师整理归纳,屏幕显示:
母亲的情感美宽容
无私
坚忍
(三)情感表达
听老舍先生追忆逝去的岁月和永恒的母爱,让读者与他一起体味人间这弥足珍贵的真情。此刻,同学们心中一定有许多想说的话,这时,要求同学们搜索记忆的点滴,展现生动的细节,抒发真情。
教师补充:
“儿女各奔东西后,对母亲是一种温柔的煎熬,也许母亲老了,走不动了,但你还是把儿女的照片和音讯当成了自己日思夜想的信物……”
“娘的脚冬天也是裂很大的血口子的,娘用塑料布扎上,一瘸一拐的去挑水,一想到这,我的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我小时候闹蛀牙,疼得哇哇大哭……睡着了牙就不疼了。有一夜是这样的,我枕着母亲的胳膊哭着闹着就睡着了,就那样的一个姿势母亲竟坚持了一夜,母亲说不敢动,怕我醒了牙疼……”
“母亲的话却有些颤抖:‘孩子!妈与你天各一方,看不见摸不着,突然间电话不通了,我能不担心吗?’母亲一再嘱咐我别在手机快没电时给家里挂电话。”
……
(四)拓展
推而广之,在我们的记忆中,从古到今,有哪些颂扬母亲的故事和诗?
补充资料:
孟母为了选择孩子成长的最佳环境,三迁其居,培养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亚圣”;欧阳修四岁丧父,母亲用苇秆在沙地上画字教他认读,成就了一代文豪;岳母在岳飞的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字教导出一代名将,千古英雄……
教师整理归纳,屏幕显示:
永恒之光孟母三迁
欧母教读
岳母刺字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造就我的,便是我的母亲。”
……
(五)总结
母亲的伟大还在于:母亲千辛万苦养育孩子,一旦国家和民族需要时,母亲又毫不犹豫地献出她们的至亲至爱,放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的故事片断,然后屏幕显示:
是母亲养育了孩子,成就了孩子,而当祖国需要时,母亲又义无反顾地献出她们的孩子,母亲是崇高的、伟大的、无私的。母亲的人性美、人格美闪烁着永恒的光辉,照彻天地和宇宙,贯穿远古和未来。
我的母亲教案 篇13教学目标:
1、深入走进文本,读懂母亲的优秀品格,读懂母亲的爱子之心。
2、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分析母亲的形象,概括母亲的品性。
3、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欣赏公益广告《我为妈妈洗脚》。师:从广告中可以看出:妈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影响。板书课题、作者。
二、初步感知
1、作者的母亲冯顺娣,教师引用作者《先母行述》中一段话。
2、速读课文,说说本文作者最想对母亲表达什么感情?从哪里可看出来?
三、解读探究
1、找一找:找出文中语句说说我为什么要感谢母亲?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2、说一说:母亲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的品性,请你从文中找出概括性语句或典型事例来说一说。(教师可从“母亲对我的训练、母亲与家人相处、母亲对自己的人格”三方面加以引导概括并赏析语句)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
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3、想一想: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我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4、作者简介
(四)情感体验,拓展延伸
1、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2、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请说说你自己哪些方面深受父母、师长或其他事物的影响?(仿句:如果 ,如果 ,如果 ,我都得感谢 。)
(五)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1、母亲是一本永远也读不透的书。夜深人静之时,请撷一轮清辉,读几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吧。
推荐的文章:
三毛的《守望的天使》
朱德的《我的母亲》
王恒绩的《疯娘》
韩静霆的《母爱是船也是帆》
2、 母亲节快到了,请同学们亲手制作一张贺卡,并写上一段祝福的话表达对母亲的爱。
文档为doc格式